企业邮箱
洪泥河西11号地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项目
来源: | 作者:DX | 发布时间: 2019-01-23 | 270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我司受天津滨海星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委托,对洪泥河西11号地进行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.
调查结果显示: 洪泥河西11 号地土壤、地下水检出值均小于相应风险筛选值或标准限值,地块污染风险及人体健康风险可以忽略,无需进一步开展土壤环境详细调查,符合未来开发为居住用地、供热用地、商业用地和供电用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洪泥河西11号地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项目摘要---[详细内容]
       2018年10月,天津鼎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受天津滨海星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委托,遵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洪泥河西11号地开展土壤环境初步调查工作。
洪泥河西11号地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天津大道与洪泥河交口西北侧,场区调查面积为102588.80m2。调查地块四至范围:东至洪沽道,南至洪辛道,西至梨双路,北至桃源道。未来规划用地为居住用地、供热用地、商业用地和供电用地。
通过资料搜集、人员访谈和现场踏勘了解到,调查地块位于洪泥河西侧,1967年左右地块内种植水稻。2009年左右场地东侧建有蔬菜大棚,种植萝卜、大葱等蔬菜,场地西侧仍为水稻田。2011年初蔬菜大棚开始拆除,2011年8月拆除完毕,场地内留有沟渠。2012年场地开始平整,场地内只保留一条南北走向的沟渠。目前场地内为空地,存在一条沟渠,西侧有一坑塘。
       本场地内潜在污染源为场地作为农田使用期间所用的化肥、农药和地膜,重点关注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、有机农药和酞酸酯类;场地周边潜在污染源为天津市津南橡塑机械厂、养殖场和周边道路。重点关注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、石油烃、多环芳烃、氯代烃、苯系物、pH值、酞酸酯类和有机农药,关注地下水的氨氮和耗氧量指标。
       本次土壤环境质量调查采用系统布点法对该场地共布设土壤采样点18个、底泥采样点2个、地下水采样点5个、地表水采样点2个,采集土壤样品142组(包括18组平行样、4组底泥样品),选取其中79组土壤样品(含7组土壤平行样、2组底泥样品)送往实验室检测,将采集到的9组地下水(含1组平行样)、2组地表水全部送往实验室检测。检测指标为重金属、VOCs、SVOCs、有机农药类、pH值、总石油烃(部分点位检测),部分地下水加测氨氮和耗氧量指标。
送`检土壤样品检测了7种重金属(铜、镍、铅、镉、砷、汞、六价铬),除六价铬未检出,其他均有检出,检出值均未超出《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(试行)》(GB36600-2018)第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。送检的土壤样品pH值在8.21~9.36之间,偏碱性。送检土壤样品中有机物检出了石油烃(C10-C40)和邻苯二甲酸二(2-乙基己基)酯,底泥样品中检出了1,2-二氯苯,其余有机物未检出,有机物的检出值均未超出《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(试行)》(GB36600-2018)第一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。
      送检的地下水样品pH值范围在7.14-7.76之间,送检地下水样品检测了7种重金属(铜、镍、铅、镉、砷、汞和六价铬),检出了4种重金属(铜、铅、镍、砷),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14848-2017)IV类标准限值;B14点位的深井和浅井均加测了耗氧量(CODMn法)和氨氮,耗氧量符合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14848-2017)IV类标准,氨氮符合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14848-2017)V类标准;在本次地下水调查有机物检测指标范围内,B18点位深井和浅井地下水样品均检出了总石油烃,检出值未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标准《Screening For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t Sites with Contaminated Soil and Groundwater》的标准限值。
      送检的地表水样品pH值范围在7.44-7.79之间,送检地表水样品检测了7种重金属(铜、镍、铅、镉、砷、汞和六价铬),检出了4种重金属(铜、铅、镍、砷),地表水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 3838-2002)IV类标准限值;在本次地表水调查有机物检测指标范围内,有机物均未检出。
      综上所述,洪泥河西11号地土壤、地下水检出值均小于相应风险筛选值或标准限值,地块污染风险及人体健康风险可以忽略,无需进一步开展土壤环境详细调查,符合未来开发为居住用地、供热用地、商业用地和供电用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。